2021-08-03 10:21:54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云南分院
【參考材料】
有口碑,卻沒熱度;頻上熱搜,口碑卻“撲街”?诒c流量之間形成反差現象,在近幾年的影視行業(yè)已司空見慣。流量是收視率在網絡時代的一種延續(xù)和升級。因為它關乎熱度和變現,很多時候甚至被當成唯一評價標準。因此,“IP+流量”成為這幾年許多影視劇的標配,但同時,這也導致作品同質化、套路化嚴重,演員無演技,作品無內涵,“白甜寵”現象一時竟成為潮流。
從根本上看,當影視劇被流量所困,行業(yè)的天花板也在被拉低。流量可以帶來熱度,可以變現,從影視作品的商業(yè)屬性來看,流量“無罪”。然而,影視作品還具有文化屬性,是豐富百姓精神生活和展現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唯流量”是文化審美和價值觀的錯位。
從大趨勢看,流量的紅利終會過去。這兩年不少依靠大宣發(fā)、大IP、流量演員而未播先火的影視劇,往往“高開低走”;而一些緊扣現實題材、制作精良的實力作品,即使“裸播”,依然廣受追捧。這說明,流量終究扛不起收視大旗,而優(yōu)秀的作品必然會帶來流量。
針對當前劇集產業(yè)出現的一些過度注重流量、數據等現象,2020年末,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yè)協會發(fā)布了《關于電視劇(網絡劇)制作“去浮華浮躁、重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幾點意見》,明確指出電視劇(網絡劇)創(chuàng)作必須脫虛向實,不能讓那些被污染了的數據和流量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標準。
2020年,我國電視劇產量同比降幅不少,希望減量能成為推動提質的重要契機。觀眾的審美素養(yǎng)會越來越高,不會一味地被流量牽著鼻子走。因此,影視產業(yè)要從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并緊跟時代變化,圍繞題材選擇、劇本創(chuàng)作、拍攝制作等關鍵環(huán)節(jié)下功夫,最終依靠內容輸出來獲得口碑和流量雙豐收,尋求商業(yè)屬性和文化價值的平衡點。
給定資料1,請結合給定資料,對影視圈“唯流量”現象進行分析。(15分)
要求:觀點明確,條理清晰,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IP+流量”成為這幾年許多影視劇的標配,但“唯流量”不能成為衡量影視作品是否優(yōu)秀的唯一指標。“唯流量”是文化審美和價值觀的錯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口碑與流量之間形成反差現象,“IP+流量”成為這幾年許多影視劇的標配,但也導致作品同質化、套路化嚴重,演員無演技,作品無內涵。2.當影視劇被流量所困,行業(yè)的天花板也在被拉低。3.流量的紅利終會過去,流量終究扛不起收視大旗,而優(yōu)秀的作品必然會帶來流量。4.容易過度注重流量、數據等現象。
針對當前劇集產業(yè)出現的影視圈“唯流量”現象應該終結了首先,影視管理部門出臺“去浮華浮躁、重創(chuàng)作規(guī)律”政策,指出創(chuàng)作必須脫虛向實,不能讓那些被污染了的數據和流量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指標,甚至是唯一標準。同時影視產業(yè)要從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并緊跟時代變化,尋求商業(yè)屬性和文化價值的平衡點。其次,觀眾自身要提高審美素養(yǎng)。
相關內容推薦:
報名條件?
崗位選擇?
筆試科目?
面試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