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4 14:24:57 公務員考試網
文章來源:河北分院
類比推理是我們判斷推理中的必考題型,不管是在國考中還是河北省考中,題量分布是穩(wěn)定的,總共是十道題目。這一模塊也是考生們比較喜歡的一個模塊,因為字數(shù)比較少,做題速度快,但是,十道題目想要全部做對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遇到一些需要深度辨析才能選出最優(yōu)答案的題目。今天小編來帶大家看一下類比推理中出現(xiàn)成語時,除了近義、反義和褒貶義,還能怎么考呢?
一、知識點介紹
1.對應關系:通常側重考查因果對應,目的對應,常識對應等。因果對應:一件事情與另一件事情是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如:唇亡齒寒;目的對應:一個行為的目的是達到某種結果,如:鑿壁偷光;常識對應:典故與主人公的對應關系,如:三顧茅廬(劉備)。
2.結構關系:成語中考查比較多的結構有:主謂賓結構、偏正結構、并列結構等。主謂賓結構:成語中含有主語和謂語結構,或動詞和賓語結構,如:愚公移山。偏正結構:前兩個字對后兩個字起到修飾作用或限制作用的成語,如:斤斤計較。并列結構:前兩個字和后兩個字的結構是并列關系的成語,如:精雕細刻。
二、例題精講
例1. 物腐蟲生∶唇亡齒寒
A. 因噎廢食∶水落石出
B. 源清流清∶哀樂相生
C. 臥薪嘗膽∶瞻前顧后
D.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
【答案】A。“物腐蟲生”與“唇亡齒寒”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深度辨析詞語結構,可知因為“物腐”所以“蟲生”,因為“唇亡”所以“齒寒”,二者均為因果對應。A項:因為“因噎”所以“廢食”,因為“水落”所以“石出”,二者均為因果對應關系,符合;B項:因為“源清”所以“流清”,但“哀樂”與“相生”不是因果對應,排除;C項:“臥薪”與“嘗膽”屬于并列關系,排除;D項:“舍本”與“求末”屬于并列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
例2. 爭分奪秒∶翻山越嶺
A. 深入淺出∶前俯后仰
B. 翻云覆雨∶想方設法
C. 心服口服∶甜言蜜語
D. 以牙還牙∶生氣勃勃
【答案】B。“爭分奪秒”與“翻山越嶺”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深度辨析詞語結構,“爭分”與“奪秒”屬于并列關系,為動賓動賓結構,“翻山”與“越嶺”屬于并列關系,為動賓動賓結構。A項:“深入”與“淺出”屬于并列關系,但“深”與“淺”均為形容詞,排除;B項:“翻云”與“覆雨”屬于并列關系,為動賓動賓結構,“想方”與“設法”屬于并列關系,為動賓動賓結構,符合;C項:“心服”與“口服”屬于并列關系,但“服”為動詞,“心”與“口”均為名詞,排除;D項:“以牙”是“還牙”所采取的方式,屬于方式與目的的對應,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
通過這兩道例題,相信各位考生對成語的考法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夠快速掌握方法,提高做題速度和準確率!
【思維導圖】
相關內容推薦:
貼心考公客服
貼心專屬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