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華圖教育 關鍵詞:國家公務員考試,國考面試,公務員面試技巧
傳統思想上,很多考生往往將結構化面試視為一種口頭表達的申論,追求純理性的分析和形式上的表現,不會融入自己的感觸和認識。但結構化面試是對考生的綜合素養(yǎng)的考查,在理性看問題之余,立足實際對問題有切合自身的感性認知,表達出自身的真情實感,可以進一步展現考生對組織的高度認同和情懷,從而爭取一個讓人滿意的面試結果。
以綜合分析能力為例,在談到“平安中國”的話題時,除了談到其意義作用等對這一話題的理性認識之外,某考生還結合了自身曾在非洲支援建設的經歷,以在非洲戰(zhàn)亂國家的不安穩(wěn)和回到國內的安定相對比,凸顯了“平安中國”建設給他帶來的震撼感受,從而展現出自己對祖國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也因此收獲了考官的認同。再比如問到“考證熱”的話題時,作為一個與當代年輕人息息相關的話題,同樣身為年輕人的考生如果完全從理性角度分析,往往會讓人有脫離實際不食人間煙火之感,某位考生充分結合了自己身邊人盲目考證浪費時間精力的案例來說明自己對考證的認知,生動的論述也讓自己在面試考場上收獲了滿意的結果。還有一位考生在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話題的時候,雖然這個話題不像“考證熱”那么貼近生活,但她講到了自己看過以后特別有感觸的一位消防員“不負人民”的故事,情動之余也打動了考官。結構化面試題目往往立足于實際,來源于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作答過程中也應當結合實際,答出真情實感。
但對于很多考生而言,個人經歷蒼白和對社會現象無感是對自己面試時融入感情并“答出真情實感”的現實阻礙。針對于此,建議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鍛煉自己關注生活,感悟生活,立足于公職人員角度去看待社會生活的點點滴滴,提升自己的社會感知能力。在準備面試的過程中除了閱讀大量知識補充材料拓展視野之外,還要想想這些內容在自己的生活實際中如何有所體現,做好知識遷移。對自己的生活經歷也要進行一定的梳理,找到一些契合熱點話題的人和事。最關鍵的一點,是要摒棄面試是機械化背書、“口頭的申論”這一思想,真正把它當作與組織的一次交流和談話,在交流中展現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自身過硬的政治意識。
2024年國家金融監(jiān)督管理總局招考計算機類專業(yè)科目命題趨勢分析與備考建議